【記者戴吉良/台南報導】環保局於東、安南、南、安平、中西5個行政區 、6 條清運路線實施垃圾強制分類破袋勸導稽查,總共稽查 194 位民眾,現場發現70包不合格,依據現場結果統計,民眾常發生的錯誤是將便當盒、飲料杯、杯蓋等一次性餐具及無髒污紙類、塑膠袋當做一般垃圾排出,希望民眾能將垃圾中資源回收物分類出來,交給資源回收車收運,市民多數表達對此政策的支持、贊同。
環保局表示,近日接到不少民眾電話詢問有關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相關問題,顯示民眾對此問題相當關心,環保局歸納民眾詢問主要問題如下:垃圾如何分類?什麼東西有回收?什麼東西不可回收?其實臺南市自民國92年就已經開始推動垃圾強制分類,這是一個已經施行多年的政策,為加強落實垃圾源頭減量,環保局今年加強推動實施。民眾只要將垃圾分為「一般垃圾」、「廚餘」、「資源回收物」及三大類各打包成一大袋。
一般垃圾交由垃圾車收運,養豬廚餘投入垃圾車隨車廚餘桶,資源回收物交由資源回收車收運即可。回收物交給資源回收車時不用再做細分類,但要注意的是若有玻璃瓶、燈管已經打破的,還是要另外打包,並提醒清潔人員注意。抹布、貼身衣物(如內衣褲)、皮包、皮鞋、髒污的紙張、髒污的塑膠袋屬於不可回收物,丟環保局清潔車就可以了。
環保局呼籲民眾配合、遵守分類政策,規定民眾應將垃圾分為「資源回收物」、「廚餘」及「一般垃圾」三大類,希望達成垃圾全分類、零廢棄的目標,將垃圾放在正 確的位置就是資源,如果我們能多用一點心,做好垃圾分類,提倡垃圾不落地,就可以讓地球環境更整潔,讓台灣的環境更美麗。並呼籲市民,一起做好垃圾分類、 資源回收,以延長焚化廠及掩埋場的使用年限。
若民眾還有不清楚如何分類,可以打環保局諮詢電話(06)2686751分機307至309詢問,或上環保局網站 /環保快訊/垃圾強制分類專區(http://www.tnepb.gov.tw/mode02.asp?m=20160325143507&t=menu)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