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琨璋/台南報導)永康大鹽行地區期待已久的社教文化會館,於昨日落成謝土慶典,由於經費不足,僅完成一樓的鹽行活動中心,區長王峻明表示,將向市府爭取經費增建二樓以上部分,早日完成地區居民的心願。
原為永康市的第五公墓,於九十四年十一月遷葬完畢,騰出都市計畫中的一千九百餘坪八號公園用地,在多角利用下,一棟完美的里活動中心終告落成啟用,里長盧文良當天特地安排世界三極公益攝影展、紫微命理諮詢、華山基金會同時學辦義賣捐款、義剪、愛地球做環保二手物交流和布袋戲等活動,與全體居民共享。
去年的背景資料
990322鹽行社教文化會館動土
永康市大鹽行地區期待已久的社教文化會館,於三月二十五日(四)上午動土開工興建,預定明年落成啟用,對在地文化的保存與發展,具歷史意義。
社教文化會館位於中正南路邊,原為鹽行第五公墓,市公所全力推動公墓變綠地計劃,終於空出一千九百坪的綠地,公所再撥出二千萬元工程費,為居民打造出活動中心與社教文化會館的綠建築,考慮風向調整座向節能而冬暖夏涼,有停車場和廣闊綠地,具公園的悠閒與里社區活動中心的便利和文化經營的保存。
大鹽行地區是永康開發最早腳步的登陸地,有鄭成功墓址,有歷史悠久的天后宮、禹帝宮、保寧宮等老廟,有曾經是台灣最大的鹽田鹽市集,是台灣歷史的發端,每條街巷都有故事,民風保守純樸而善良,建館保存風俗歷史是所有人的共識。
八年前,永康市民每人享有的公園綠地面積僅有零點一六平方公尺,較之鄰近台南市的一點七七平方公尺實有相當差距,經公所團隊努力,八年下來,闢出永康公園、體一公園、洲仔尾公園、永華路四之五兒童公園、三村國小後永欣公園、影劇三村後廣大綠地、社區活動中心興建及四週綠地開闢,與南大附中合作創造全國最大的探索教育公園先後落成,公墓更新變出忠孝路納骨塔四周十公頃公園綠地、全市六座公墓變更為綠地等,讓市民享有的公園綠地較以往超過五倍有餘,大大改變市容與休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