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彩雲/台南報導】為了讓農民有更多的優良品種選擇,以生產安全優質的產品提供消費者,並獎勵種苗公司對小胡瓜新品種研發,促進種苗產業發展,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與臺灣種苗改進協會將於101年11月19日(星期一)上午,在該場試驗農場舉辦「2012年小胡瓜品種比賽」,歡迎有興趣業者或農民踴躍參加。
胡瓜種類繁多,依果實大小可分成大胡瓜與小胡瓜兩種,2者皆是重要烹煮食用的常見蔬菜;小胡瓜則因果實脆度高,常作為生菜沙拉材料。臺灣地區 2011年胡瓜栽培面積2401公頃,以屏東縣1063公頃最多,佔全國生產面積44.2%,其次為高雄市320公頃,彰化、南投、嘉義與雲林等縣也分別有200~100餘公頃的栽培面積。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王場長說明,今年共有30個品種參賽,參賽者均為臺灣種苗改進協會的會員。比賽規則為參賽者提供種子給協會人員,經協會人員編號後郵寄至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由臺南場將這些品種種植於田間栽培,並協助栽培管理及性狀調查。11月19日將由種苗協會邀請3位學者專家擔任評審,進行各品種性狀評比,包括植株的田間表現(生長勢與抗病能力)以及果實性狀(果型與色澤、整齊度與口感)等,將評選產生冠軍1位、亞軍2位及季軍3位。
此次參賽的品種分別以實生苗與嫁接苗分2區種植,前者於9月25日育苗,後者於9月15日育苗、10月8日定植田間。以露天直立式栽培進行管理,生長期間採用安全用藥管理模式。此批植株於開花結果階段適逢露菌病最易危害的高峰期,各品種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罹病度,使得園區狀況未能翠綠繁茂,卻可鑑別出各品種對露天栽培環境下對露菌病的忍受力,究竟哪個品種能在當天激烈競爭中勝出,歡迎您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