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南市應用AI智慧改善交流道周邊壅塞
【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南市應用AI智慧改善交流道周邊壅塞發布建置成果,並宣布仁德、永康交流道路廊上路。
交通局局長王銘德指出,台南市連續多年導入AI影像辨識技術應用於交通治理,透過車流偵測辨識即時自動調整綠燈秒數、改善易壅塞路段,相繼完成安定、大灣、仁德、永康交流道周邊路廊,去(113)年著手建置市道182線(東區東門路與中華東路口至仁德區中山路與中正路口)、以及永康區台1線中正南、北路2條路廊的智慧號誌。
王銘德表示,南市在智慧交通領域發展持續前行,近年來連續導入人工智慧(AI)影像辨識技術,用以改善交通壅塞、提升行車效率,透過這智慧交通的創新治理措施,顯示了台南市打造智慧城市的堅定決心。經過多年的推動與經驗累積,這套智慧系統不僅提升了市民的出行體驗,將為未來台南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不僅是對智慧城市願景承諾的實踐,也能提供更人性化的交通服務。
王銘德表示,智慧動態號誌是應用AI影像辨識技術即時監控車流,進行紅綠燈的智慧自動調控,交通局從108年開始規劃建置智慧號誌迄今,智慧管控路口數已累計達194處,全面涵蓋台南地區最容易壅塞的前四大交流道路廊(安定、大灣、仁德、永康),新完成的仁德與永康交流道路廊則採用了比安定、大灣更先進的物聯網與影像辨識技術,可以更細緻地偵測中正北路/永安路口、中正路口、中山路/文華路口等左轉流量較不固定瓶頸路口左轉車的排隊情形。
王銘德說,此外更精準地計算當下紓解左轉車所需要的最短綠燈秒數,比起原有分配固定秒數給左轉車道,卻經常出現左轉車輛卻比預期的還少的情況,就可以為直行方向車流保留更多的綠燈續進時間,這套智慧調控系統變得更聰明了,讓行車更加順暢。仁德交流道路廊尖峰最多可減少14%幹道旅行時間、永康交流道路廊可減少15.4%。
他說,對於日常通勤的市民來說,除了減少時間的浪費情況,也有效提升了道路的通行效率,減少了因交通壅塞而造成的焦慮,帶來更好的道路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