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彩雲/台南報導】 國立成功大學教務處為慶祝學校80週年校慶,10月6日、13日兩天在成大力行校區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3樓崇華廳舉辦「成大八十諾貝爾大師高峰論壇」,邀請1986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與198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比得諾茲兩位諾貝爾大師蒞校慶賀並發表演說及分享研究成果,堪稱是國際級的學術盛宴。
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院士,1936年生於台灣新竹、1965年獲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得博士學位、1994年被聘為中央研究院院長,至2006年10月19日卸任,獲聘為原子分子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李遠哲亦曾獲得美國化學學會的哈里遜豪獎、彼得‧德拜物理化學獎、美源都的勞倫斯獎、美國國家科學獎、英國皇家化學佰法拉第獎等殊榮。此外,李遠哲獲得各國學術團體、大學授予之榮譽博士、榮譽教授、榮譽講座、傑出校友等榮譽名銜數十項。其中,成大也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198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比得諾茲教授,1950年5月出生在德國北威州(North Rhine-Westphalia)的Neuenkirche市,1968年,比得諾茲進入明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ünster)學習化學,但很快他發現在物理和化學之間有一個很好的結合點,這就是材料科學,很快比得諾茲轉換專業到礦物學中的晶體學專業就讀,1982年獲得博士學位後,正式加入IBM蘇黎世研究實驗室。因為發現陶瓷材料中的超導電性所作的重大突破,比得諾茲和瑞士物理學家卡爾‧亞歷山大‧繆勒(Karl Alexander Muller)共同獲得了198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成大八十諾貝爾大師高峰論壇」第一場於6日下午1時30分假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3樓崇華廳登場,由校長黃煌煇主持,物理系許祖斌教授引言,再由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遠哲演講《能源、環境與人類的未來》。
諾貝爾大師高峰論壇第二場則於10月13日在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3樓崇華廳舉行,由198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瑞士IBM蘇黎士研究室教授演講《高Tc超導體─發現及其影響(High-Tc Superconductivity – A Discovery and its Impact)》,並邀請到中研院吳茂昆院士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