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學發軔 南大思源感恩
~南大贈匾三山國王廟 111週年校慶聖火起跑
【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1899年在台南市三山國王廟創校,以人文薈萃之名享譽南臺灣。南大為表達對當年創校地點三山國王廟之敬重與緬懷,特別致贈「首學發軔」匾額,25日中午,在當地耆老的見證下,舉行贈匾儀式。
由南大黃秀霜校長、前校長吳鐵雄、校友潘元石館長與三山國王廟管理委員會張鎮洲委員、吳金南委員等共同揭匾,一表飲水思源,二祈校運昌隆,典禮莊嚴隆重,顯示南大與三山國王廟的深厚情誼。贈匾儀式之後,南大延續前2年傳統,於下午1時11分點燃聖火,並首度邀請專業發展合作學校加入,以聖火傳遞全學園的方式,表達南大尋根與傳承之重要意涵,並為12月26、27日的111週年校慶慶典揭開序幕。
南大與三山國王廟有著血緣關係,本著思源感恩及虔誠恭敬的心,今日以「首學發軔」匾額感謝三山國王廟對該校的開基恩典,特請該校書法大師黃宗義以行楷體親題「首學發軔」四字,展現手寫書體的美感,並由專家雕刻在台灣檜木上,珍貴的匾額散發著古樸莊重的風華,古色古香中蘊含南大尋根與傳承的深意,希望在三山國王的庇護之下,南大更加蓬勃發展,日新又新。
三山國王廟創建於西元1729年,是閩南潮洲地區移民所奉祀之守護神,已是280年的古剎,香火鼎盛,現經內政部列為二級古蹟。西元1899年,本校(臺南師範學校)選擇臺灣稀有潮州式廟宇建築之一,且環境優美靜雅又交通方便的三山國王廟,作為教育殿堂,書聲琅琅、弦歌初唱,成為府城第一所大學,從而展開南大人的傳奇。
1904年台灣總督府勒令南師停辦,弦歌中輟,自創校至此雖僅有短短的5年,但南大在三山國王廟已奠下良好的根基。111年來,南大承繼優良傳統,經師範、師專、師院與大學四個階段,橫跨三個世紀,以前瞻、創新、效能、卓越之理念,與時俱進, 2004年更名為臺南大學,締造南大新扉頁。
繼「首學發軔」掛匾儀式之後,莊嚴隆重的聖火點燃儀式登場,首先由南大黃秀霜校長點燃聖火,充滿熱情與希望的火炬,照亮南大輝煌的歷史。其後聖火將逐一傳遞給各組代表,聖火隊員身負傳遞聖火之重責,分成南大七股校區線、南大附中線及專業發展學校線三條路線,最後匯聚於附小,再返抵府城校區,聯結所有校區與專業發展學校,象徵南大人的大團結。
當天下午1時30分開始傳遞聖火,聖火隊員分批起跑,首棒由資深校友9人持聖火跑至成斥藾P赤崁街口,交由台南市國小現任校長代表9人前行至赤崁樓前,之後交由附小、附中與南大學生代表,象徵薪火相傳。其中專業發展學校線沿途經立人國小、成弘磥p、進學國小、體育場合作園區、大同國小、忠孝國中、德光中學、臺南女中,至南大附小與其他二條路線匯合聖火,再返抵南大府城校區,象徵南大各校區及專業發展學校,團結合作,共創繁榮之願景與決心。
▲臺南大學校史及設校校址
1.民國前13年(西元1899年)4月9日,臺灣總督府發佈設立臺北、臺中、臺南師範學校,這是臺灣教育史上,設置師資培育機構,教化臺灣庶民的正式開始。6月30日任命澤村勝支為臺南師範學校教授,選擇三山國王廟為校舍,8月25日正式任命澤村勝支為首任校長,9月10日招生,10月2日正式上課,學生42名。
2.民國前8年(西元1904年)7月10日,本校弦歌中輟。
3.民國7年(西元1918年)7月19日,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設立臺南分校,任命隈本繁吉為校長(分校主任:志保田鉎吉),校名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臺南分校」,校址在臺南市赤崁樓。
4.民國8年(西元1919年)4月2日,改稱為臺灣總督府臺南師範學校,校長由志保田鉎吉先生升任。
5.民國11年(西元1922年)3月10日,桶盤淺新校舍(樹林街現址)落成啟用。取消4年制本科,改設5年制普通科,增設1年制演習科。
6.民國35年(西元1946年)1月5日國民政府接收本校,本校首次升上中華民國國旗。設3年制普通師範科,校名為「臺灣省立臺南師範學校」。
7.民國51年(西元1962年)8月15日,改制為「臺灣省立臺南師範專科學校」。
8.民國76年(西元1987年)7月1日,改名為「臺灣省臺南師範學院」。
6.民國80年(西元1991年)7月1日,改制為「國立臺南師範學院」。
7.民國93年(西元2004年)8月1日,改名為「國立臺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