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擴充服務能量 改善夜間治療的不便 紓解等候治療的時間 97年年中以前,成大醫院放射腫瘤部的放射治療工作預定表,總是從早上一直排到晚上11點,治療技術人員亦已採取二班輪值方式提供癌症病患最大之放射治療能量,然需要等候排入療程的病患則仍不在少數。
為?短等候安排治療的時間,並紓解夜間治療對病友帶來的不便,且提供病友最新的放射治療技術,成大醫院放腫部爰於去(97)年汰換老舊的治療機器,引進另1部具「順形治療」和「強度調控」觀念的影像導航放射治療系統IMRT、IGRT直線加速器,以雙IMRT、IGRT機器執行放射線的治療服務,又於今年將原有的直線加速器「升級」為可執行「強度調控」(IMRT)弁遄A終於讓癌患病友得以不須再利用晚上做治療,而且服務的能量也加大。目前,每天的治療工作都可以在下午6至7點結束。
癌症死亡率早已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一位,而從民國90年到94年,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還增加了3.7%,女性也增加2.1%,對於國人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嚴重;也因此,癌症的預防與治療成為衛生署的一項工作重點。
而成大醫院從20年前開院之初,就開始提供放射線治療,並為南部癌症病人帶來「順形治療」的觀念:在治療同時,保護好腫瘤周邊的正常組織與器官,讓腫瘤獲得最大治療輻射劑量,而讓正常組織器官的傷害降到最小。治療的機器同樣也是選擇依「順形治療」觀念所設計,以落實治療成效並提升病患生活品質,達成「順形治療」的最高目標。
近幾年來,成大醫院更針對6大癌症採取跨科合作模式,以多科整合的醫療團隊,提供癌患適切的治療計畫,並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合作發展南部國家癌症中心,成為南部癌症治療與研究重鎮。
過去釵h癌症病友多北上就醫,在成大醫院開院後,有越來越多癌患選擇留在南部的成大醫院就醫,這也讓成大醫院放射腫瘤部承受了在提升服務量上很大的壓力。
成大醫院一直是雲嘉南地區、甚至是南部主要的癌症治療中心,能夠提供完整的整合性醫療,包括外科手術切除、內科化學治療,還有放射線治療,其中,尤以投資成本最重的放射線治療在南部最缺乏,成大醫院放射腫瘤部因而經常處於治療能量滿載的壓力。
為能提供癌症病友必須的放射線治療,放腫部除了引進處理速度較快、保護病人更為妥適的治療機器外,還把治療服務的時間延長,增開夜間治療的時段,以縮短病人必須排隊等候治療的時間。但是病人數實在太多,1天內接受治療的病人數最多高達150-160人,服務能量又有限,最後做治療的病人有時會做到晚上11點多才能回家。
為了改善排程及晚上治療的問題,放腫部再增加1部IMRT、IGRT的直線加速器,從去年5月加入治療的行列,也將原有的治療機器升級,目前本部擁有3部可以執行IMRT的直線加速器、一部可執行立體定位放射手術的電腦刀治療機,總算使之前1、2年間都需排夜間治療來紓解病人的情形獲得改善,讓排上治療的病友都能在白天就完成治療,晚上得以獲得充分休息。而且,收治量也增加了大約兩成,同時紓解病人等候治療的排程。
至於等候治療的時間,已經控制在2-10天內。這是由於癌症病人到放腫門診就診後,必須經過固定模具製作與模擬定位等程序,再依其病情繁複程度妥善擬定電腦治療計畫,然後才可以讓病人開始接受放射線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