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都會區有不少寬闊的馬路,但基本上是以方便汽車行駛為前提,通過馬路對行人來說是既辛苦又危險的事,尤其,大灣交流道2015年將完工,夢時代購物廣場也將在年底開幕,屆時大灣路、復興路、小東路、中華路、中華東路…等車流量將增加,市議員郭國文今年5月向交通局、公路總局爭取經費,在永康區多處交通繁忙的路口,設置「小綠人」行人專用號誌燈,10月底起永康區37處重要路口已設置完成,提升用路人安全,讓行人過馬路能更從容。
郭國文說,永康區位處交通要道,且人口密度高、交通流量大,如台1線(中華路)每日約有7萬車次、台20線(中山南路)每日約有6萬車次,中華路與中山南路交叉路口車流量大每日約有14萬車次,中華路更是交通事故最多的道路,去年有542件事故,附近有台南高工、崑山中學等學校,20年來竟然沒有行人號誌燈,不僅駕駛人行車心驚驚,行人過馬路也困難重重。他表示,中華路屬於省道,相關建置經費需要交通部公路總局協助,今年5月他邀集交通局、公路總局會勘,表達當地居民需求,爭取都會化、友善行人的交通號誌建設。
中華路、中山南路、中正路、崑大路、大灣路…等37處重要路口,將有「小綠人」行人專用號誌燈提供秒數資訊,郭國文說,在中山南路與中華路、中山南路與中華西街、中山南路與台南高工大門、中山南路與正強路、崑大路與永大路、崑大路與崑山科大、崑大路與大灣路…等學校、醫院、市場等人口密集處路口,都有「小綠人」行人號誌燈,目前約有25個路口已設置完成,預計11月底37處路口全數完工,郭國文實際走訪,發現中華路、中山南路口,行人過馬路秒數僅30秒,對於行動不便或年長者時間太短,他建議秒數應延長。
郭國文說,永康物轉專區計劃賴清德市長不僅按部就班兌現,還加碼建設:永康創意設計園區(永康砲校遷移案)、永康鹽行國中、永康飛雁新村都市更新等開發案,鹽水溪北側生活圈道路第三期工程…等重大建設,更不斷創造市民生活的小確幸, 37處路口200多萬預算,讓用路人有安全便利的交通環境,打造友善人本交通的城市,把預算花費在市民真切需求上,讓永康區的交通建設朝向都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