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中秋佳節即將來臨,為讓臺南市中秋慶團圓更低碳,臺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於8月23日辦理「環保低碳過中秋茶會」,由環保局張皇珍局長邀請國立成功大學學生會、環工會重要幹部及本局相關業務科主管座談,計參與人數20餘人。希望透過座談會議中與學生討論如何低碳過中秋及並以力行低碳之議題討論及經驗分享互動,讓臺南市打造「幸福低碳城市」增加更多生力軍,朝共同目標邁進。
該次茶會希望透過學生意見交流方式,讓我們推動環保政策做得更落實,透過產業、學界及學生的協力幫助,落實環境教育,讓環保推動方法從學校學習後,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此次茶會主要邀請成大學生會及環工會等幹部參與,討論是否由學生會來響應發起「環保低碳過中秋」,讓臺南市各大專院校群起效尤,讓本市學校環境教育之推展夠深入且更生活化。
茶會環保局張局長開場以溫馨方式,與大家分享「古人中秋節必做的十件事」當引言,會議中幹部發言相當踴躍,討論議題包含建議該局爾後之政策推行能以正面向、柔軟性及感性之方式推廣,方能全面共雙贏。另一討論係能從民眾的角度,提供健康之替代方案,讓市民過一個不一樣之中秋,更有學生提出可以不同之烤肉方法,其碳排放量亦會不同,其對身體健康之影響亦會不同,因此可讓民眾有選擇性考量,如家庭BBQ改用可重覆使用的電熱式烤架是一可行之替代方案。因此身為臺南市之大專院校學生,該如何力行低碳生活及協助環境教育之推廣,學生會提出多項建言,進而學習到對地球環境可持續性發展機制之責任與關懷,以盡大學生對地球永續生存的責任。
台南市環保局張皇珍局長表示,習慣之養成可被轉成城市的文化,而文化之形成是可塑造,希望藉由學生響應低碳過中秋之作為,能帶回家鄉,進而改變家庭成員之習慣,更能運用團體組織環境資源進而帶動其他社團及民眾之參與加入減碳之行列,藉由點、線、面全區逐步串聯,方能創造優質之幸福低碳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