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琨璋/台南報導)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所舉辦第19屆全國環境模範社區遴選活動,成績揭曉,在全國參選37處社區中,台南縣後壁鄉後廍社區,以「打造甜蜜幸福的庄頭」為主題,奪得全國優等獎項,獲得獎勵金15萬,並將接受公開表揚。
為輔助社區針對生活區域性的環保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利用在地資源創造社區特色,並改善環境,營造清潔、舒適的生活空間,係本縣積極推動社區營造之目標,進而達到「社區守望 公共參與 自主營造 」社造運動策略之成果。而多年來歷經規劃輔導後所推薦參加上級舉辦相關評選或競賽,均能取得優異成績。
本次由環保局推薦代表台南縣參選,獲全國優等社區,係位於台南縣最北鄉鎮¬-後壁鄉之最北之農村聚落-後廍社區,隨著時代的變遷,村落內耆老的凋零,村人對於過去先人所經歷的移墾辛酸已日漸模糊,且地方文化也逐漸失去其傳承的意義,為使村落民眾能一起來關心地方文化並傳承生活內涵,找尋屬於自己村落的生活文化,因此在95年社區辦理「營造後廍甜蜜新故鄉—清淨家園」起,動員進行環境整理綠美化,並成立環保義工隊,凝聚社區意識共同打造甜蜜幸福的庄頭。
後壁鄉後廍社區具體優良環保工作事蹟包括社區環保資源管理、生活環境管理及社區特色營造等三大項,在社區環保資源管理方面,歷年來經本縣輔導推動多項計畫逐步打造「後廍幸福花園」:如營造後廍甜蜜新故鄉計畫、營造後廍甜蜜新故鄉系列之打造幸福ㄟ生命力、建立社區關懷照顧據點-後廍社區關懷中心、菁寮聚落活化與再生計畫-菁寮嫁妝街光芒再現、無米樂動態農村再生計畫等等,逐步建構樂活社區中。在生活環境管理方面,重溫古早庄頭互助合作的鄉村人情味、起厝打造家園的同心協力關係,藉由綠色實用生活空間,景觀的改造融合節能減碳觀念,充實庄頭在地生活文化內涵與環保生活空間,結合既有社區產業資源,重現社區糖廍文化景象。在社區特色營造方面,配合無米樂冠軍米之行銷,重現「割稻仔飯」之農村體驗與古早滋味,結合社區產業之推廣成立「茄芷阿嬤工作坊」,有效利用廢棄稻草及藺草的編織成為社區伴手禮,打造屬於村民的幸福花園,藉以凝聚社區的向心力,辦理「後廍暗時開講」,共同探討社區未來,提高大家對社區營造共識。
台南縣環保局江局長表示,台南縣每年所推薦社區除了須有健全環保義工組織、社區居民參與機制及生活環保工作落實有成效外,更能運用社區環境資源及社區產業開創社區特色及環保產業,足為縣內社區模範。所以多年來均能有甲等以上環保模範社區獎項,因此後續將更積極推動社區改造,藉由點、線、面全區逐步串聯,創造更優質之大台南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