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清凉麻豆報導)麻豆新樓醫院整型外科李明親醫師指出:根據衛生署公佈96年國人主要死因統計,癌症仍居10大死因之首,而前10大主要癌症順位分別為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胃癌、口腔癌、攝護腺癌、子宮頸癌、食道癌以及胰臟癌,其中口腔癌自81年以後其發生率及死亡率節節上升超過了鼻咽癌,已成為國人頭頸部癌症首位。口腔癌不僅罹病平均年齡下降,而且每年發現的新病例及死亡人數均已超過千人。在各種癌症當中,口腔癌及皮膚癌是最容易也最可能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而獲得痊癒的。因此對口腔裏的變化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尤其口腔癌死亡患者多為中壯年男性,常是家庭維持及經濟的重要支柱,所以口腔癌防治乃吾人必需慎重面對的醫療保健課題。
李明親醫師指出:口腔癌是指發生在口腔部位的惡性腫瘤,包括唇、舌、口底、頰粘膜、齒齦、齶部及顎骨等部位。其中以鱗狀細胞癌最為常見,約佔所有口腔癌的90% 以上。造成口腔癌的可能原因主要是慢性刺激,包括機械性與化學性刺激,其形式有釵h種,嚼檳榔、抽煙及喝酒是三大原兇,其中又以嚼檳榔致癌的效應最明顯,臺灣口腔癌患者中,八成以上有嚼食檳榔的習慣,而好發的部位為頰黏膜及舌。其他被提及的可能原因還包括梅毒、陽光照射、營養缺乏、放射線治療、不良口腔衛生及補綴物等。此外口腔黏膜若長期存有扁平苔蘚、白斑、紅斑、黏膜下纖維化等癌前病灶時,再加上持續之上述刺激,得到口腔癌的機會也明顯高於其他人。若再不治療,癌細胞會轉移至肺、肝或骨髓等全身部位,此時已到癌症末期了。預防重於治療,關於口腔癌預防之道,該定期口腔自我檢查,發現異樣,儘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