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立台南醫院大腸直腸癌手術治療受肯定
【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署立台南醫院由於外科與腫瘤科之密切配合,且引進與醫學中心同步的外科技術及化療藥物,對於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方面不遺餘力,治療成效更是卓越。近半年來(5-10月)已有多達42位大腸直腸癌患者於該院接受大腸直腸癌手術,在台南區域醫院中可謂名列前茅,已可以證明台南醫院醫療團隊擁有高品質的醫療水準。
衛生署台南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莊仁賓並針對談大腸直腸癌實例宣導衛教,期能讓廣大民眾大腸直腸癌,進而確保身體健康。
莊仁賓表示,根據衛生署所公布的資料,以民國94年為例,結腸直腸癌發生數就有9,604人,僅次於肝癌人數,高居十大癌症發生率第2位。以民國96年為例,98萬名民眾的大規模篩檢結果,50到69歲民眾裡,每1,000人就有1人罹患結腸直腸癌,每100人就有1人檢出息肉。除了少數的早期大腸癌外,大部份的大腸癌患者都必須接受手術治療,術後再加上其它的輔助性治療。
莊仁賓表示,署立台南醫院最近進行一例低位直腸癌肛門保留手術併再次肝轉移切除手術。病患為一64歲男性,去年12月由於腹脹、腹瀉及大便帶血,因此至衛生署台南醫院就醫,經腫瘤科李妍蒨醫師將其收住院,安排大腸鏡及電腦斷層等檢查,果然發現距肛門口6 cm處直腸有一巨大惡性腫瘤,照會外他指檢後認為,此低位直腸癌侵犯深度超過肌肉層且幾乎造成直腸完全阻塞,依照傳統手術必須作腹會陰部聯合切除及永久性人工肛門方能清除病灶。
莊仁賓表示,近年來由於術前化學放射治療的應用(preoperative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CCRT),對於直腸癌的治療及局部復發的控制均有長足的進步,而手術技術的改善也增加了肛門保留手術的機會。經與病患及家屬溝通與解釋後,家屬也對署立台南醫院的醫療團隊深具信心。因此在今年1月先進行暫時性橫結腸造口手術以解除腸阻塞問題,緊接著李妍蒨醫師安排一系列術前化學放射治療。
莊仁賓表示,之後追蹤過程中發現病患肝臟第六節處竟發展出轉移腫瘤,因此於5月14日由莊仁賓醫師主刀,順利實施超低前位直腸切除術併結腸肛門吻合術及肝臟轉移腫瘤切除,病患術後兩週順利出院。
由於病患之直腸癌為第四期,因此出院後仍於腫瘤科接受術後化學治療與密切追蹤。但不幸的是於8月份發現腫瘤指數又再次飆升,李妍蒨醫師趕緊安排病患接受正子斷層掃描(PET CT scan),果然顯示肝臟右葉出現了兩處新的轉移病灶。
莊仁賓醫師遂於8月14日施行肝臟第五及第六節切除手術併橫結腸造口復原手術,病患術後兩週順利出院,最近再於血液腫瘤科李妍蒨醫師門診接受化學治療,腫瘤指數已恢復正常值,病況穩定,不但飲食情況良好,且恢復至罹病以前的生活品質。
圖 :衛生署台南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莊仁賓配合腫瘤科李妍蒨醫師為大腸直腸癌患者進行治療受肯定。【記者黃緒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