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河忠/大內報導)大內鄉嗚頭村「馬斗蘭」山區,過去是盛產「台灣畫眉鳥」地方,由於數十年來遭到濫捕出售,外加進口中國畫眉與台灣畫眉雜交之後,產生「雜種畫眉」的影響,使本土「台灣畫眉」已經變成稀有鳥種,愛鳥人士希望民眾勿再濫捕,以免台灣畫眉在這一代絕種。
馬斗蘭耆老陳天財說,畫眉鳥是以擅長「歌唱」贏得玩鳥族的青睞,使得山區的畫眉被發現後,立即不幸的成為籠中鳥,高價售給提著鳥籠的賞鳥族觀賞與聽歌。大內鄉馬斗蘭小聚落,因為到處都是叢林,人口稀少,數百年來就是畫眉棲息活躍的天堂。部落民眾表示,馬斗蘭的「台灣畫眉」由於多年來遭到濫捕,目前剩餘數已經無多,這種警訊不由得讓愛鳥人士悚然驚懼。
山區民眾說,畫眉公鳥是天生的歌唱家,尤其到了求偶季節更是唱得嘹亮動聽,畫眉公鳥就以美妙歌聲引來「美眉鳥」交配。沒有鬥過之前的畫眉公鳥是扯高氣揚的,但鬥敗之後就變得頹喪萬分,像鬥敗的公雞垂頭喪氣,像小可憐一般縮在籠子的一角。
自從江、陳在台北簽下四大協議之後,兩岸和平已經露出曙光,在此之前,就像大陸妹嫁到台灣一樣,台灣畫眉已快被大陸畫眉所「統一」。由於台商自中國引進白眼圈畫眉到台灣後「假結婚真賣春」,彼岸畫眉和純種台灣畫眉幾度「嘿咻」之後,生下特殊白眼圈的混種畫眉,台灣畫眉因而糊里糊塗的被「白眼圈畫眉」統一。
據愛鳥族說,純種台灣畫眉眼睛四周跟體色完全相同,中國畫眉則有白眼圈。兩岸畫眉各有特色,互不相屬,只因台商從中國引進大陸畫眉牽線,才危及台灣畫眉的生態。
還好在馬斗欄山區棲息活動的畫眉,都是「未經統一」的純種台灣畫眉,卻因遭濫捕而面臨滅絕,山區住民希望能夠制止濫捕出售歪風,以免台灣畫眉於不久之後完全消失。
(圖1)已經瀕臨絕種的台灣畫眉鳥。 (記者陳河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