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孩子安全用藥環境
【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郭綜合醫院藥劑鄭文雄主任指出提供孩子安全用藥環境,值得重視。
鄭文雄表示,兒童用藥安全問題常被人們所忽略,在部分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家長常犯的錯誤:大人拿自己剩餘的藥品減量給小孩使用、不知道什麼是兒童專用藥劑與正確使用方式、藥品儲存方式不適當。
鄭文雄表示,兒童並不是縮小版的大人,兒童的用藥劑量除了與體重、年齡有關之外,還需要考量個別藥品在人體的吸收、代謝與排除情形。
鄭文雄表示,舉例來說,幼兒的胃腸蠕動較慢,會導致部分藥品吸收增加,而肝臟及腎臟弁酮軉陘j人的30%,藥品的代謝及排除力也較低。再者,由於嬰幼兒皮膚角質化程度低,對於外用藥品的吸收比大人更好,一不小心,可能導致外用藥的劑量過高。
鄭文雄說,根據調查,至民國96年底為止,臺閩地區12歲以下兒童人口數為3,382,430人,佔總人口數14.73%。大約七成的家長不知道,有一類專為小朋友特殊需求而設計的兒童專用藥劑,即使知道,家中的小朋友也未必吃過,因為小朋友看病拿到藥粉的比率高達92.8%,而藥粉包、藥水瓶沒有完整標示的則有50.7%。
鄭文雄說,在藥品儲存方面,應將家中藥品放在兒童看不到且碰不到的地方。例如:將儲藥櫃加裝兒童防開裝置,定期檢查儲藥櫃並清除過期藥品,不要將食品、藥品、清潔劑存放在同一位置,以減少兒童誤食的風險。
鄭文雄說,另外,一般藥品的儲存應以避熱、避濕、避光為基本原則,僅部份特殊藥品(如:必須加水調配的懸浮液劑、塞劑等)才需要在冰箱中冷藏保存,不可將全部藥品都存放於冰箱中。
他說,釵h報告指出,將藥品磨粉給兒童服用,可能導致以下問題:藥粉很苦有怪味,不易餵食不易掌握實際的藥量藥品磨粉容易變質藥品在磨粉器裡交叉污染無法從外觀再次確認藥品的種類及劑量。在這些問題中,除了口感不佳可用釵h技巧改善之外,其他各點都沒有適當的改善方案,在此情況下,也增加了釵h兒童用藥的危險因子。
他說,國內兒童專用藥劑的推行主要遭遇到兩個困難,分別是藥物臨床試驗及市場需求。在藥物臨床試驗方面,由於大多數藥物未獲FDA核准使用在兒童身上,其療效、安全性、建議劑量尚未確立。進行藥物臨床試驗時,必須讓受試對象「知情同意」並簽署同意書,這對兒童尤其嬰幼兒而言,也是難以辦到的道德倫理問題。在市場需求方面,藥廠開發兒童專用藥劑的意願為最大因素。
他說,在美國,藥品原開發廠商若有執行兒童臨床試驗且經FDA核准其適應症,該藥品的專利期將可延長6個月,在此誘因之下,從1998 ~ 2004年之間,共有超過一百項藥品經FDA認可使用於兒科族群,此法案稱為「兒科專一性」。給予藥廠適度的誘因,提高生產兒童專用藥劑的意願,這樣才能確保兒童專用藥劑的持續發展。
他說,幸運的是,至民國96年底為止,市面上的兒童專用藥劑至少有102項,兒科常見的症狀(如:發燒、感冒、腸胃疾病等)大多有適當的藥品可讓小朋友使用,其中水劑則佔了大約七成左右。如果民眾不知道哪些醫療院所備有兒童專用藥劑,可於就醫前上網查詢,或於就醫時主動向醫師詢問是否有適當的藥品可供選擇,確保小朋友用藥的安全性及精確性。
最後他強調「建立正確用藥觀念、了解藥品使用方法、妥善保存家中藥品」,實為用藥安全不二法門,如果確實做到以上三點,相信小朋友的用藥問題,將不再是家長們心中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