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城緣聯盟─府城文化生活圈舊城大東門聯盟活動
【記者林琨璋/台南報導】台南
文化生活圈是文建會於今年開始推動的地方文化館第二期計畫。第一期的地方文化館計畫是以單一館舍為主進行文化資產的經營工作。而文化生活圈是指在一地區的區域範圍中,藉由多個學校、社區、在地團體的合作關心,推動區域內軟體與硬體的發展工作。
台南府城是台灣的古都,擁有相當豐富的文化資產,此形成了具豐富內涵的府城舊城文化生活圈。這幾年,區域內的學校、社區與在地團體正積極的投入此文化生活圈的營造工作。
府城舊城文化生活圈內不同的區域位置有著不同的特色樣貌。像府城舊城大東門周邊區域擁有釵h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文教設施─勝利國小(原竹園公學校1939年成立)、光華女中(原為私立台南家政學院1932年成立)、台南神學院(原台南大學(神學校) 1876成立)、長榮中學(原長老教中學1885年成立)、長榮女中(原長老教女學校1887年成立)、台南一中(原為臺南州立臺南第二中學校1922年成立)、成奶j學(原為臺南高等工業學校1931年成立)等皆為日治時期成立至今的學校。此次大東門周邊區域的聯盟活動,是希望藉著昔日大東門的城門城牆,強化上述的學校與周邊社區彼此間的相互合作。大東門聯盟活動將於12月17日開始。包括:
一、12月17日晚上8點30分:於台南神學院舉辦「歡樂聖誕傳佳音」活動
二、12月18日中午12點:於台南神學院舉辦「東安坊聖誕展愛園遊會」活動
三、12月19日:
結合永續校園計畫四所學校(成弘磥p、勝利國小、光華女中、成弘磥丑^
與台南市社區總體營造點(台南神學院、東門里、泉南里、東安里、裕聖里、萬榮華教會)
上午8點:從大東門城出發,透過「駕鐵馬‧踏東城」活動,結合社區的聖誕節創意,上述的學校與社區一同以聖誕老公公騎鐵馬的方式尋訪大東門周邊區域城門城牆的遺跡、大大小小的老校、日治時期的歷史建築。
晚上8點:從大東門城出發,由台南神學院、萬榮華教會、東門里、泉南里、東安里、裕聖里舉辦「社區走街傳愛送暖」活動。
在藉著上述活動認識我們的大東門周邊區域的歷史的同時,永續校園聯盟學校亦於勝利國小,以現代生活與環境的課題,設計有節能減碳的體驗活動與闖關遊戲,讓參與的市民,穿越大東門,思考過去、現在與未來,學習文化資產保存與環境發展的問題。
此外,本次活動也為台南市府城城緣聯盟學校與運河聯盟學校的文化資產學習列車揭開序幕。台南府城的豐富文化資產不應只是隨著歲月而凋零,或是猶如古董、化石一般的保護;而是需要與市民的生活相互連結,從兒時的生活中建立對於文化資產的記憶。因此,從12月19日當日開始至明年6月30日止,結合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所整理之「發現日治下的老台南」的寶貴資料,以文化資產學習列車的形式,巡迴於上述學校間,透過各校的學習課程,讓學校能夠發揮對於文化資產的教學創意,提出對於文化資產的多樣詮釋與關懷,從基礎教育中,協助小朋友從小建立對於文化資產價值的體認。
圖 :【記者林琨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