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河忠/麻豆報導)一心要把曾文溪河濱公園媲美宜蘭東山河的前台南縣長陳唐山和前麻豆鎮長沈國民,在不接受地方民眾意見以及大水反撲的威力之下,花費一大筆民脂民膏後,現在已成為一片荒煙蔓草。然而開發河濱公園「百敗」中仍有難得的唯一收穫,就是鏟掉高莖作物之後,同時掃除了曾文溪行水區的障礙物,使雨季中的洪水得以暢流。
開發曾文溪河濱公園是前鎮長沈國民突發奇想的最大敗筆產品,沈國民於八十四年十月初在麻豆代表會提出一片大好美景的開發構想,包括整治河床築造麻善大橋下東、西各一千公尺內河堰,供遊河船隻行駛,使從前南瀛八大景的「曾文夕照」風光再現,並規劃北岸行水區沙灘地面積達四十三公頃為河濱公園用地,規劃的內容包括網球場、排球場、運動區、行人步道、休閒活動區、階梯式座位、臨時化妝室等。
這美麗的構想立即遭到鎮民代表蔡和靖等反對人士的強烈斥責。蔡和靖等指出,開發河濱公園將原有的河流寬度由三千一百公尺縮減為七五○公尺,將使颱風季節中的洪水因無法渲洩而氾濫成災,曾文溪的條件與宜蘭東山河並不相同,行水區的設備將難敵洪水一擊,立即流失,但是這反對意見在執政單位信誓旦旦的保證絕不發生的情況下,仍然執行到底。
開發河濱公園的第一件工作是鏟除河川地上的文旦、酪梨、芒果等高莖作物,由於時機剛好是文旦與酪梨即將成熟前,租用土地的農民陳情鎮公所請稍延一兩個月,讓文旦等水果採果之後再執行,然而執政者不為所動,使農民一年的辛勞完全泡湯。
官民互鬥的結果,農民以行水區中既然不能有高莖作物,當然不宜有任何球場、化妝室、遊樂設施等設備,鎮公所的規劃也因而全部泡湯。
失敗的曾文溪河濱公園究竟花掉多少人民的納稅金?鎮公所機要秘書柳武男說四千餘萬元,代表蔡河靖說至少六千萬元以上,外界的說法是八千萬元至億元之間,說法雖然並不一致,除了預算之外,當時的立委洪玉欽曾為此爭取了六千萬元補助經費卻是事實;蔡和靖據此表示,正確的數字只有第六河川局才知道。
曾文溪河濱公園的最早設施完成不久,剛好遇上九十年的「納莉颱風」,大水淹至距麻善大橋橋面僅約二台寸左右,大水過後也把河濱公園的美夢全部沖洗一空,河濱公園至此成為一片荒草區,可見一件錯誤的政策,耗費民脂民膏無數。
圖 旱季的河濱公園航照圖,圖中的一條長帶是麻善大橋,河流北岸就是荒廢的河濱公園
,內河堤堰早經洪水沖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