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國立臺南大學25日舉行課輔中心及科技化評量中新掛牌儀式,由黃秀霜校長主持,多位貴賓及校內師生到場觀禮,典禮簡單而溫馨。
臺南大學於2006年2月與聯華電子基金會合作進行播撒希望種子課輔計畫,該項課輔計畫在南大的努力下逐漸茁壯,協助弱勢家庭學童進行課業輔導成效卓著,因而成立「台南大學課輔中心」。
中心聘請大學生擔任弱勢家庭學童的課輔老師,分別在校本部、安南區及關廟區三區,協助台南市16間國中、17間國小與臺南縣關廟鄉關廟國中與新光國小的弱勢家庭學童在學期間每天上課2小時,暑期每天上課6小時,以進行數學、英文及嬝玥布鴠堛爾伀炱郋A扶助弱勢兒童,提升教育機會,使孩童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今年南大提供該校文薈樓學生休憩中心與樹林街學人宿舍空間給課輔中心使用,增加學童、家長與課輔導師間互動與學習的效率。
計畫主持人林瑞榮學務長表示,未來課輔計畫將投入更大資源結合臺南大學優良的教育背景與師資資源,以提升課輔老師的教學經驗與能力,使學童能樂於學習且有效進步,並將服務學習的弁鉞o揮到最大。
臺南大學於2008年8月接受教育部補助成立科技化評量中心(Technology-based Educational Assessment Center, TEAC),目前主要承辦教育部委託辦理「攜手課後扶助學生評量計畫(After School Alternative Program, ASAP)」,及縣市教育局處委託之「資優學生甄選(含縮修)題庫資源之擴充與管理」計畫。
科技化評量中心應用資訊通訊科技,發展科技本位評量(technology-based testing, tbt),以真實問題設計和友善反應方式評量學生的能力或學習表現,提供個人或單位可靠、有效、充分的評量資訊。
就測驗實務的效能而言,科技化評量不僅能節約書面印刷成本和資料輸入人力,同時利於個人或相關單位進行資料統整與縱貫分析。該中心除接受委託研發科技化評量工具,亦出版評量工具發展的研究和技術報告。中心專業服務的弁鉬P特色為:(1)兼顧學生學習認知和情意的統整評量;(2)強調學生學習進展中認知和情意交互調整的成長分析;(3)提供量尺化評量工具的資源和嚴謹的結果分析服務。
「攜手課後扶助學生評量計畫」的主要對象為弱勢且低學習成就學生,為有效掌握與追蹤這群學生的課後扶助學習成效,該計畫已於2008年11月完成第一次施測,預計於2009年5月完成第二次施測,追蹤評估攜手計畫學生的進展概況。
針對此計畫,研究團隊發展了學生學習成就和學習信念的電腦化施測、計分和結果報告系統,以提供學校和教育行政單位有關學生國語文和數學表現水準的客觀評估資訊。計畫進行期間各縣市教育局處皆積極參與,鼎力配合,足見攜手計畫邁向客觀嚴謹設計已獲普遍賞識。
「資優學生甄選(含縮修)題庫資源之擴充與管理」計畫,主要任務在於研發題庫資源,協助縣市教育局處進行資優學生之甄選工作,由於具備嚴謹抽樣的縣市常模量尺(每年級2500人以上)和IRT題目參數,只要持續更新、妥善管理,後續可依各縣市教育局需求,提供師生、家長或教育行政決策人員有關學生學習表現概況資訊。
或是以橫斷資料描述各年級學生成就表現的差異趨勢,作為資優教育、實務社群和學生家長各項決定的參考,也可進一步蒐集參與追蹤研究資優學生跨年表現,提供學生學習能力與年級成長的資訊。
該中心預計在2009年建置多媒體題庫管理系統、自動化組卷系統,使科技化評量系統提供更有效能的專業服務。有關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學生學習評量的內涵,歡迎上網參儒韟h相關消息,網址為:http://teac.nutn.edu.tw/。
圖 :南大課輔中心、科技化評量中心揭牌,攜手為弱勢學童點燈。【記者黃緒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