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藉由行動與無所不在科技的協助,小學生在生態保育區觀察紅樹林、招潮蟹和黑面腑O等特殊的生態資源時,每個人透過PDA,獲得個人化的解說及引導,甚至於在數位系統扮演的個人小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學習任務。這樣的場景,在國立臺南大學黃國禎院長及洪碧霞院長共同帶領的卓越研究團隊的努力下,2月3日、5日在台南縣七股黑面腑O保育管理及研究中心舉辦的U化生態觀察研習營中實現了。
U化學習的「U」指的是ubiquitous,意思是「無所不在的」,透過行動裝置、無線網路環境,建構出能夠跨越電腦教室藩籬的無所不在學習環境,應用科技提升戶外自然生態教學的效能。
本活動由臺南大學教育學院和理工學院共同主辦,臺南縣政府協辦,參加對象包含臺南縣建弘磥p、臺南市青草國小、進學國小和高雄市莒光國小,兩梯次共計65名高年級學生。期盼藉由本次活動,提升學生科學觀察的能力和興趣,並透過自然真實的學習情境,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和習慣。
南大七股校區附近擁有豐富紅樹林、招潮蟹和黑面腑O等特殊的生態資源,極適合作為生態教學的場景。此次,南大以黑面腑O管理保育及研究中心周圍環境和賞鳥亭為活動範圍,讓每位小朋友以PDA作為戶外觀察的主要輔具,進行U化生態觀察,PDA以學習單展開並引導整個觀察活動,PDA同時能提供歷程學習的即時回饋和搜尋資料,讓觀察學習準確而豐富。
無所不在學習是一個實現個人化教育的夢想,就是讓每一位孩子隨時隨地,即使離開教室,都可以擁有個人專屬的老師。」藉由行動及通訊科技,這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南大理工學院黃國禎院長說,藉由本次的活動,這個夢想已經初步實現。例如進入生態區時,手上的PDA能夠馬上告訴學生,前方面對的是什麼植物,具備什麼特色,有那些生物棲息;同時,也會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觀察活動,或是回答系統提示的問題。
學生在遭遇困難時,系統也會立即進行分析,給予解決問題的協助,或是提供補充的說明或相關資料。而對於個別學生來說,不用再耽心跟不上老師講解的進度,甚至於可以反覆演練,對於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南大研究團隊能夠有這麼好的成果,現任校長黃秀霜是最重要的幕後推手。黃秀霜校長表示,南大的優勢在於科技與教育理念的結合,進行跨領域的合作研究,此次無所不在生態觀察研習營的舉辦,正是學校長期努力及重視科技與教育整合最好的成就證明,也顯示南大已成為「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領域的研究重鎮,更代表著未來南大的學術研究將更加蓬勃發展。
圖:南大首創無所不在生態觀察研習營在七股登場。【記者黃緒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