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天氣轉變最易引發中風,尤其是天氣轉涼轉冷的時候,中風已是國人死因之第二位,急性中風又以缺血性最多,占約七成。血栓溶解藥物t-PA是目前缺血性中風唯一證實有改善預後的治療,但是,成大醫院神經部陳志弘醫師指出,此藥物無法廣泛使用在急性中風病患上,主要在必須於急性中風發生3小時內注射,否則無法達到改善預後的目標。
陳志弘表示,病患在送到醫院急診室後,還必須接受腦斷層掃描及抽血檢查,並由神經科醫師判斷是否合乎藥物使用標準,約需1小時。因此,他強調病患最慢應在發生後2小時內送醫,且越早注射效果越好,否則大多無法在3小時內接受注射。
像有位中年男性工作時突發右上肢體無力與視力模糊,隨即意識不清,被同事緊急送至成大醫院急診,成大醫院中風團隊50分鐘左右完成神經學評估、腦部電腦斷層掃描,在家屬同意後,給予病人施打t-PA的血栓溶解劑治療,病人意識狀態與視力20分鐘後即有明顯改善;在加護病房密切觀察治療24小時後,病人確定無腦出血的現象而轉普通病房,幾天後出院時僅存部分視野缺損,日常生活弁鉞L明顯的障礙。
另有位中年女性做家事時突發右側肢體無法動彈而跌倒,30分鐘內被家人送至成大醫院急診,成大醫院中風團隊30分鐘左右完成神經學評估、腦部電腦斷層掃描,家屬同意後,於發作1小時內給予病人施打t-PA的血栓溶解劑治療,病人肢體無力現象60分鐘後即有明顯改善;在加護病房密切觀察治療24小時後確定無腦出血的現象,病人轉普通病房繼續治療,出院後日常生活弁鉞L明顯的障礙,幾乎完全恢復
陳志弘醫師說,以往台灣地區對中風的治療並不積極,早期研究報告顯示,病人送到急診到完成腦斷層掃描約近1小時,而成大醫院則已降到20分鐘以內完成,讓神經科醫師照會能提早完成判斷。
民國91年衛生署核准t-PA用在缺血性中風治療,根據登錄資料統計,全台只有1.4%的中風病患接受t-PA治療,與國外10-15%的比率有極大差距。究其原因可能在於:1)病患中風發生後無法盡速就醫;2)即使盡速送醫,部分醫院也無此一治療;3)醫師檢查及腦斷層掃描速度太慢而錯失治療時間。
因此,陳志弘醫師表示,中風病患須在發生後盡速就醫,並要有充分整合的急性中風治療團隊,方能改善急性中風病患檢查及血栓溶解治療速度。成大醫院自民國95年開始執行急性病患血栓溶解治療,96年6月接受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評鑑,中風部分通過評鑑。
成大醫院腦中風登錄資料顯示,民國95年8月至97年4月共有261位發作3小時內送達急診的缺血性中風病患,男性162人、女性99人,平均71歲(標準差13歲)。完成醫囑、電腦斷層掃瞄、神經科醫師照會的中位數時間分別為10、33及44分鐘。
其中,在96年9月建立群呼系統前有155位病患,系統建立後有106位。建立前完成醫囑、電腦斷層掃瞄、神經科醫師照會的中位數時間分別為12、43及69分鐘,建立後的中位數時間分別為7、19及17分鐘。群呼系統建立後明顯縮短醫囑時間5分鐘,縮短電腦斷層掃瞄時間24分鐘,而神經科醫師提早照會時間52分鐘。
研究期間共有44位病患(17%)接受t-PA治療,群呼系統建立前後各有22位(14.2% vs. 20.8%),增加46%。陳志弘醫師表示,血栓溶解治療最被擔心的副作用是腦出血,成大醫院發生的比率是4%,也比國外報告的6%要低。但釵h中風個案對此治療仍有所猶豫,常會考慮太久,因而錯失提早治療的時機。
陳志弘指出,成大醫院的研究顯示,整合急性中風治療團隊的成果,在急診室建立群呼系統可以有效減少病患接受相關檢查的等待時間,並加速施行血栓溶解治療的速度。對於中風發生3小時就醫的病患,群呼系統建立後,讓t-PA治療的速度快了33分鐘。
為區分是出血或缺血性中風,以決定後續之治療,腦部斷層掃瞄是最重要的檢查,雖建議應在30分鐘內完成,但以往大多無法達到。陳志弘醫師指出,民國86-87年台灣中北部報告顯示,中風病患從急診到斷層掃瞄平均時間為58分鐘;民國90年台北市的報告平均時間是44分鐘;民國93-94年高雄的報告平均時間為21分鐘。美國2005-06年報告顯示,中風發生2小時從急診到斷層掃瞄中位數時間為44分鐘,本院的中風發生3小時從急診到斷層掃瞄中位數時間為群呼前的43分鐘,群呼建立後縮短為19分鐘。
腦部斷層掃瞄後,還須由神經科醫師判讀並評估病患是否適合t-PA治療。礙於人力不足,神經科醫師無法24小時在急診室待命,大多由檢傷通知或急診內科醫師照會後,再至急診評估病患。台灣先前的研究報告顯示,中風病患從急診到神經科醫師評估之平均時間為174分鐘,而在t-PA核准通過後,高雄某醫學中心研究報告為9分鐘,t-PA施打比例為8%,顯示神經科醫師可以迅速的評估並治療病患。
急性缺血性中風接受t-PA治療比例,依不同定義及醫院型態而有明顯差異。若以所有缺血性中風為群體分母,2004年美國約1000家醫院中風登錄的統計只有1.4%,但是在休士頓某醫學中心可高達15%。德國的t-PA治療比例為7.9%,澳洲的統計為3.1%,台灣30家醫院去年的中風登錄統計只有1.4%。
這是因為台灣的中風病患送到醫院的速度較歐美國家慢。根據美國2005-06年報告顯示,中風發生2小時抵達急診的比例有48%,而高雄某醫學中心統計則僅26%。如中風病患以發生3小時送醫為分母來分析,最近有報告達到38%,在英國以轉診為主實施t-PA治療的比率可高達45%。成大在建立群呼後,比率已經超過20%,且數據有逐漸增加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