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彩雲/台南報導】由臺南市立文化資產管理處委由各非營利組織辦理「文資好生活‧食在好生活 2013臺南古蹟月」活動,包含專題講座、導覽活動、戶外展覽及會話比賽等共17餘場活動,將以食為主題,串連台南地區的飲食相關文化資產、生活特色、產業文化等,透過講座分享與導覽體驗活動,讓民眾對於文化資產保護能更加瞭解,使臺南古蹟月成為臺南的重要節慶活動之一,塑造臺南府城的歷史文化立都特色。
委由永康社區大學辦理的文化導覽活動場次,將規劃以嘉南平原特有的糖業與鹽業為主題,透過實地的深度文化導覽解說,讓與會民眾可以體驗臺南飲食產業的文化特色,首先登場的是9月8日(日)辦理「鹽著歷史走-」晒鹽歷史走訪」,活動將走訪臺南地區的各大鹽場遺跡,早上首先參訪地點包含洲南鹽場遺址,包含永康鹽行天后宮、禹帝廟、保寧宮等地區,見證洲仔尾當時的晒鹽歷史,隨後則走訪吳園,吳園主人吳尚新為清朝時期以鹽業發跡的商人,因製鹽與售鹽致富,再當時亦有府城首富之稱,午餐過後則走訪臺灣第一處天日晒鹽法的鹽場-瀨口鹽場,走訪鹽業相關遺跡與麗史導覽,最後則是走訪鹽田文化村體驗天日晒鹽法,並透過講師的導覽,瞭解以製鹽發展的聚落遺跡,讓本次以製鹽歷史為主題的遊程辦理,推廣臺南鹽業歷史深度文化導覽。第二場次的「臺南的老滋味尋記憶中的甜」,將走訪台南地區的製糖產業,活動將由永康的三崁店糖廠遺址出發,帶領民眾瞭解在地製糖產業現況,並導覽三崁店糖廠現存的神社遺址及宿舍群,讓參與民眾對糖業文化有初步改念,在逐一拜訪現今保存完好的,與轉型成功的善化糖廠、烏樹林糖廠、新營糖廠、蕭壟糖廠等,走訪台南在地的糖廠特色,並搭乘糖鐵觀光小火車,回憶過去搭乘五分車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