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彩雲/台南報導】今年2月消失的臺南市海安路「藍晒圖」,重現南臺科大?受到不久前落幕的「反黑箱服貿」學運影響,南臺科大校園昨下午出現另一波學生運動,所不同者,它走的是「文化軟實力」的路線。
不忍心海安路這個已有10年歷史的知名景點,一夕之間寂靜的消失,南臺科大學生在該校三連堂前舉辦「告別藍晒圖快閃活動」,250位同學高舉著「藍晒圖」看板及施放氣球造勢,希望能夠喚起大家重視、保存文化資產。
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王慶安表示,海安路藍晒圖在臺南存在10年,讓五條港文化園區及海安路街道造街興盛起來,而今藍晒圖消失了,同學覺得很可惜,於是大家興起要找回往昔紀錄的動力,透過收集各界人士曾經拍過的影片、照片以及當時心情的紀錄,未來能與台南故事館洽商合作,拍成微電影持續播映,或整理成資料,讓它成為台南的文化。
活動策畫老師蕭百芳指出,在國外,往往一根柱子就能成為文化遺產,而由於個人長期規劃五條港文化園區,乃與學生進行文創發想,要保存此一地方文化,促成舉辦這次活動,希望能喚起大家注意文化資產的保存,這亦是大學生參與地方事務的方式。
南臺科大戴謙校長表示,本校通識中心的老師們長期關心台南在地文化的發展,這個活動就充分展現出師生深入經營五條港地區的重要成果,希望能夠帶動全民一起參與,共同關心地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