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文化處為記錄南瀛文化所出版的「南瀛文化研究叢書」,值此縣市合併升格之際,推出第15、16輯9冊,將出版書量累積至100冊,為向各界分享這深具意義的時刻,今(24)日上午10時特於縣府一樓大廳舉行記者會,台南縣長蘇煥智、縣府文化處長葉澤山、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總編輯黃文博,及眾多叢書作者與文史工作者皆到場參與,共同紀錄這歷史性的一刻。
「南瀛文化研究叢書」是台南縣政府出版品中,持續力最久、出版量最大的一套專書,自1994年開始編撰迄今,初為5專題叢書,2007年第11輯起,為迅速建立南瀛文史資料庫,紀錄更多元的南瀛文化風貌,增為一輯10書,累積至第15、16輯已達100冊,17個年頭紀錄了百種南瀛文化風貌,是長期投入南瀛文化研究的所有專家學者、文史同好,共同的傑作與成就。
蘇煥智致詞時表示,一個地方、國家若沒有故事,就會缺乏魅力,地方的魅力來自於故事的發掘,台南縣為了展現在地的故事與文化,努力尋找地方故事、出版相關文化研究叢書;而故事除了尋找外,也是可以創造的,像崑濱伯所代表的庶民文化,都仍在繼續的創造中。
蘇煥智表示,縣市即將合併,鄉鎮市與縣議會也即將結束,為此也陸續有鄉鎮誌、議會誌等的出版,然而現有能保存的資料有限,期待未來新市長能設立自治史博物館,為台南縣的歷史文化留下完整的紀錄。蘇縣長提到,現在所出版的文化叢書,可以為未來自治史博物館預備豐富的內涵與基礎,這些文史資料是不斷地累積的,也希望這些史料能進一步轉化為戲劇、紀錄片等視聽影音作品,讓南瀛文化能夠多元的讓民眾暸解。
文化處長葉澤山表示,很高興能在此縣市合併前,把台南縣的歷史文化作典藏,讓後代的子孫不會因台南縣的消失,而不知道這塊土地的點點滴滴。感謝 蘇煥智上任後對在地文化保存的重視,並且感謝眾多文史工作者的參與,這套叢書是許多文史同好努力的成果,為了讓叢書的出版更嚴謹,更邀請中央研究院的學者做審查,讓此叢書更具學術的價值,這也是送給大台南市未來文化首都最佳的禮物。總編輯黃文博校長說,這100本書的出版代表著完滿,他感謝蘇縣長長期來對叢書出版的重視,並表示有人文的縣長才能支持、完成這人文成果的實現。
為感謝總編輯黃文博校長為叢書的努力付出,蘇縣長於會中特別致贈感謝狀予黃校長,並與第15、16輯叢書的作者合影留念,感謝大家在地方文史工作上共同為南瀛大地的歷史所做的深耕努力。
文化處表示,以「南瀛舊情風華專輯」及「南瀛豐美大地專輯」為題推出第15、16輯9冊,在縣市合併前將出版書量累積至100冊,代表著功德圓滿、萬事齊全,也是對「台南縣」歷史作了一個美麗的交代。而以「豐美大地」為最後一套專輯名稱,其實也象徵了「台南縣」結束前的歡喜豐收,也有冬藏的意涵;在「台南縣」走下歷史舞台之後,龐大的在地史書,會是每一個縣民足堪細嚼慢嚥的精神食糧,成為傳承幾代人的文化瑰寶,也是送給新的「台南市」一個豐厚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