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醫院談攝護腺癌與家族史
【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成大醫學院泌尿科教授唐一清指出,家庭中有人罹患攝護腺癌,其他男性家人其實不必過度恐慌,只要每年定時追蹤檢查,若病發即能早期診斷,可以有很好的治療結果。
唐一清表示,攝護腺,又名前列腺,位於男性膀胱出口下方之尿道周圍,因此發生在攝護腺之病變常會引起患者排尿困難等症狀。正常成年攝護腺大小約20公克重,在中老年男性可能有腫大現象,其原因包括:(一)良性攝護腺增生(肥大);及(二)惡性攝護腺癌。
唐一清表示,在西方國家,像美國,攝護腺癌之發生率高居男性癌症之首,而死亡率則位居癌症第二位。國內根據國民健康局94年癌症登記報告,攝護腺癌名列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23.39居第5位;死亡率7.86居第七位。若比較90年至94年數字,攝護腺癌發生率增加約13%,顯示漸趨流行。
唐一清表示,攝護腺癌之檢查方法包括肛門指診,血清攝護腺特定抗原(簡稱PSA),經直腸超音波掃描以及切片病理檢驗。須懷疑攝護腺癌之情況包括:(一)PSA升高(一般正常值設定為4ng/ml);(二)肛診感覺有硬塊;(三)超音波黑影。若有以上懷疑,則應考慮進行切片手術以證實是否有癌細胞之存在。治療方法則視個案而定,包括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和藥物控制等。
唐一清說,在攝護腺癌致病原因中,家族史是僅次年齡最重要之危險因子。根據哈彿大學最近一篇研究報告,家族中若父親或兄弟有一人得病,其相對危險值為1.83倍;若父親加上兄弟一人得病,則為2.43倍;若父兄中一人得病,而發病年齡低於60歲,危險值為2.16倍。
唐一清說,另一方面臨床上有所謂「遺傳性攝護腺癌」,其診斷標準較為嚴格,須符合以下三項條件之一:(1)直系家族三人或以上得病;(二)直系家族三代或以上得病;(三)直系家族二人於55歲以前得病。達到以上標準家族中男性會得攝護腺癌之機率可高達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