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為維護消費者飲食衛生安全,衛生局自3月起派員於台南市餅舖、傳統黃昏市場、麵攤、量販店、生鮮超市及米糕專賣店等地點,進行清明節相關產品抽驗。
本次抽驗的食品包括拜拜必備的糯米製紅龜粿及麵粉製紅龜粿、潤餅皮、油麵、鹹菜、豆芽菜、韭菜、蝦米,米糕、草仔粿等共50件,檢驗項目包括硼砂、甲醛、過氧化氫、防腐劑、大腸桿菌、大腸桿菌群、農藥殘留等,結果除一件於本市傳統市場抽驗的『鹹菜』防腐劑超量移外縣市辦理外,其餘均符合規定。
為保障消費者權益,避免廠商及業者心存僥倖,衛生局持續進行食品的「三不一沒有」抽驗工作:不定時、不定點、不定期、沒有特定食品品項之抽驗,並公布檢驗結果。市售食品常見違規情形為食品添加物超量或不得添加被檢出及衛生標準不符合規定等,因此衛生局要呼籲業者自律,勿存僥倖的心態,一旦查獲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處辦。
衛生局局長胡淑貞呼籲市民:民眾採購清明節食品及DIY春捲食材,宜注意食物的新鮮及包裝標示是否完整,蔬菜類盡量川燙處理減少熱量之攝取,以符合健康之訴求,掃墓後的祭拜食品,宜加熱後再食用,避免食物中毒。
另衛生局三月份亦針對台南市大飯店、早孺情B自助孺情B簡孺情B藥妝店、大賣場、一般超市、便利商店等抽驗飯糰、徽鬼鼠~、三明治、複合調理食品(例:蘆筍炒蝦仁、橙汁牛排)、包裝飲用水、醃漬品、油品(沙拉油、奶油)、生鮮蔬果及其製品、水產製品等共43件,檢驗項目為防腐劑、大腸桿菌、大腸桿菌群、甲醛、抗氧化劑、農藥殘留、綠膿桿菌、糞便性鏈球菌。
檢驗結果發現3件三明治、1件便當大腸桿菌群不符規定,其中兩件三明治、1件便當食品已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輔導改善,經複驗後已符合規定,另外ㄧ件三明治已無販賣。
衛生局再次提醒民眾:檢驗不是萬能,靠消費者自知,除能保護自己健康外,更能確保自身飲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