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彭依婷說,「血栓」成母嬰殺手要正視
【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妊娠糖尿病+下肢水腫輕忽,38周剖腹順產後突昏倒,險遭血栓奪命。
35歲孕婦王小姐第二胎懷孕,孕期中有妊娠糖尿病,懷孕後期出現雙下肢水腫狀況,認為只是孕期正常現象不以為意。因胎位不正於38周行剖腹生產,手術後第三天順利出院入產後護理機構。不料隔日早上自行下床後突然昏厥,幸好護理人員巡視發現及時送醫治療。,奇美醫療團隊透過電腦斷層確診為肺栓塞,立即給予抗凝血藥物,並安排入住加護病房治療,後續順利出院於門診繼續追蹤。
奇美醫婦產部主治醫師彭依婷指出,根據衛生福利部2024年《生產事故救濟報告》[1],2023年孕產婦死亡原因中,「血管栓塞/肺栓塞」高居第二位,佔比高達23.1%,其發生突然且死亡率極高,對母嬰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彭依婷表示,為此,台 灣婦產科醫學會特別推動ROPE(Reduce Obstetric Pulmonary Embolism),象徵救命繩計畫,透過醫療機構發送「安產御守」小卡給孕婦,提供一套預防策略,希望能有效降低相關風險,保障母嬰安全。
彭依婷表示,懷孕及產後婦女因生理變化、活動減少等因素,成為靜脈血栓的高風險族群。靜脈血栓常以下肢腫脹、疼痛、發紅為表徵,若血栓脫落進入肺臟,將造成致命的「肺栓塞」,症狀包括胸悶、喘、咳血甚至突然昏厥,死亡率極高。
彭依婷說,血液濃稠、循環不良、血管創傷,多重因素疊加致孕媽咪血栓風險升,症狀現形 警覺「腫、痛、紅、喘」及時求援「血栓」成母嬰殺手, 懷孕、生產、產後都是高風險期預。預防比治療重要,守護母嬰從自我警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