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高齡醫學科推動的「南榮樂活學苑」第二期課程在九月底圓滿結束,不僅提升長輩認知與身心功能,更成功將「生活」本身變成最好的健康促進工具。
課程以「Tiger」為核心理念,象徵五大高齡整合精神。包含強化(Training)、智慧(Intelligence)、連結(Gathering)、快樂(Enjoyment)、回春(Rejuvenation)。在認知介入的活動中,結合認知刺激、認知訓練與認知復健等策略,把抽象的健康概念轉化成有趣又實用的日常活動。老師團隊觀察每位長輩學員的特質,量身設計能動腦、能參與、也能回家實用的課程模式,更在課程中找到彼此陪伴的力量。
最令人期待的成果活動「中秋團圓餐會」,則化身為一場長輩生命故事的餐桌展演。《作伙來辦桌》桌遊讓長輩在玩樂中說出一輩子的味道記憶,有人想起青春的廚房、有人則在料理中找到夫妻間甜蜜的默契。這些故事不只感動現場,也讓每道菜都成了「記憶的味道」。
鄭阿姨分享她年輕時期做拿手菜炒米粉「切菜切得太入迷,把大拇指切掉一小塊肉,包紮後還是把米粉煮完」。她回憶道:「醫生開玩笑說那鍋米粉一定特別香。」多年後,這份料理成為她生命裡最能帶給人幸福感的象徵,「老了還能持續煮菜給大家吃,是我很大的成就感。」長輩們聽得入迷,也感受到她生命力十足的熱情。
曾老師則談起與太太的浪漫默契。「我跟我老婆都很喜歡吃花枝,戀愛時常帶她到處吃海鮮。婚後每次遇到爭執冷戰,隔天如果老婆讓餐桌上出現花枝
,就代表她願意原諒我了。」這句話讓全場暖了起來,彷彿花枝料理也能成為夫妻情感的橋樑。
《魔術運動嘉年華》是學員最愛的單元之一,只要用日常小物,就能做出令人驚呼的魔術道具。長輩在課堂上表演時信心滿滿,回家後更主動向家人展示成果,孩子與孫子都看得目不轉睛。許多家庭因此增加更多溝通與互動,也讓長輩「回到家裡仍是焦點」。
另一堂廣受好評的《三動臺南正向心生活》,透過生命繪本談心理健康,長輩紛紛在故事中找到共鳴,漸漸願意表達曾經藏在心底的故事。老師與學員彼此提供生活對策,像是如何調整情緒、如何與家人溝通,讓課堂氣氛溫暖又療癒。
學員回饋熱烈:「希望能持續開班不要停!」、「課程安排很用心,受益很多」、「對我們銀髮族來說真的很棒」。長輩之間的情感也越來越緊密,常互相問候、主動關懷。
高齡醫學科個管師胡又文表示,南榮樂活學苑以社區為據點,打造高齡友善生活圈。長輩不再只是接受照顧,而是以「學員」身分擁有自己的舞台。透過一道佳餚、一段故事、一個遊戲,他們重新看見自己的價值,也把生命的美好再次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