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署立台南醫院高年科主治醫師林佩芬談睡眠呼吸暫停症。她指出,利用新的訊號分析技術,可輕易篩檢 “睡眠呼吸暫停症”。
署南醫高年科林佩芬醫師門診中,常有中年以上成人以記憶下降的主訴前來求診,在所需釐清的釵h因素及鑑別診斷中,”睡眠呼吸暫停” 是個值得注意且可治療的疾病。
睡眠呼吸暫停(Sleep Apnea)是一種睡眠時候呼吸停止的睡眠障礙,多發生於中年以上成年人,男性的發病率多於女性,男性4%,女性2%,老年人的病發率則為10%。但實際上因為傳統的診斷需要在昂貴的設備裡睡上一晚,做一種叫”睡眠多維圖檢查”,且耗費檢查人力, 所以盛行率是極為低估的。
睡眠呼吸暫停好發於肥胖、扁桃腺過大、鼻骨移位、酗酒、抽菸及服用安眠藥的人士。睡眠中打鼾的人就可能有此問題。“睡眠呼吸暫停症”一般可細分為阻塞性、中樞神經性、及混合性三種類型:
1阻塞性:喉嚨附近的軟組織鬆弛而造成上呼吸道阻塞,引致睡眠時呼吸暫停。2.中樞神經性:呼吸中樞神經因中風或其他損害,不能正常傳達呼吸指令,而引致睡眠呼吸機能失調。3.混合性睡眠呼吸暫停:以上兩者混合發生,多數的患者是這一型。
睡眠呼吸暫停平日的表現可能為血壓高、日間專注力、認知能力、記憶力降低、日間嗜睡、情緒不穩、暴躁及易怒、甚而併發心血管疾病。
近年來用於海洋學、天文、及工程上很熱門的非線性非穩定的訊號分析法,已被運用在“睡眠呼吸暫停”的診斷及篩檢上,這些利用強力的數據分析所達成的簡單又便宜的方法,同時也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特異性。
新方法主要是以中央研究院黃鍔院士所發明的 Hilbert-Huang Transformation為中心,結合哈佛大學的 彭仲康博士的團隊所研發出來的。只要利用心電圖做其心律變異的分析即可診斷“睡眠呼吸暫停”。也有學者利用鼻內壓力五分鐘的數據經Hilbert-Huang Transformation就可診斷。
既然診斷變得簡單,那麼知道後如何治療呢? 治療方法因人而異,醫生會根據患者健康狀況、睡眠呼吸暫停嚴重程度及其他臨床檢查(例如睡眠狀態的上呼吸管道內視鏡檢查上呼吸道阻塞位置)的結果: 1.手術治療:例如切割發大的扁桃腺,擴闊上呼吸管道、牙科手術等。 2. 睡眠時帶呼吸機,如連續式陽壓呼吸機(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以氣壓衝開上呼吸管道。3. 減肥。
睡眠品質不良對於老人健康是一大殺手,現有簡單篩檢可能找到改善方法,值得介紹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