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志偉說,脊椎微創手術再進化,整合傳統經驗與創新科技
【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奇美醫院導入「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器」精準椎體間融合,風險低,恢復快。
63歲林先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與高血脂,曾於2024年因急性心肌梗塞接受心導管介入治療。早在2021年,林先生就因腰椎問題接受腰椎第二節(L2)至第五節(L5)脊椎融合手術並植入金屬桿與骨釘固定。近期因急性下背痛與右腿劇烈疼痛至奇美醫神經外科主任陳志偉門診求診,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腰椎第五節至薦椎第一節(L5-S1)椎間盤嚴重突出(HIVD)壓迫神經,導致症狀惡化。
考量林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與心肌梗塞病史,且接受過腰椎融合手術、裝有金屬桿與骨釘,若採傳統方式須重新打開舊傷口並拆除原有金屬桿與骨釘,處理完新的腰椎第五節至薦椎第一節椎間盤切除,置放傳統椎體間融合器之後,再重新植入金屬桿與骨釘固定,工程浩大還會增加感染、出血與麻醉風險。
陳主任詳細評估後,向林先生建議採用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器 (Elevate-CAGE),透過微創的方式切除腰椎第五節至薦椎第一節椎間盤,解決神經壓迫的病灶,並置放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器(Elevate-CAGE),不需拆除原有金屬桿與骨釘。手術不到兩小時、傷口小、出血少,術後三日即能下床自行行走並順利出院,恢復狀況良好。
奇美醫神經外科主任陳志偉指出,奇美醫神經外科團隊自112年12月導入「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器(Elevate CAGE)」,具備角度與高度撐開、穩固貼合椎體等功能,讓脊椎融合更精準,同時減少手術時間、縮小傷口範圍與降低併發症風險,不僅提高手術準確度,也提供一個安全、微創、個人化的治療方案。
陳志偉表示,「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器」特別適用於曾接受過脊椎手術必須再手術的病人,能大幅降低拆除原金屬桿與骨釘的風險與手術時間,提高手術成功率與病人滿意度。目前已成功治療逾20多例因椎間盤突出導致神經壓迫的病人,皆無復發情形,術後疼痛小、恢復快、活動靈活度佳,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器 (Elevate CAGE)與脊椎體貼合性良好,更符合人體力學設計,成功擺脫椎體間不穩定與反覆手術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