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奇美醫院中醫部診療病竇症候群,調補氣血陰陽、七成病人獲改善
【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每日心臟停跳多次,最長達2.85秒 隨時暈厥危險,奇美醫院中醫改善體質,配合調整生活型態,中西合作順利,降低風險。奇美醫中醫部部長許堯欽說,對於「病竇症候群」,許多病人一聽到就焦慮不已,尤其當醫師建議裝置人工節律器時,心中更是充滿疑問與顧慮其實病竇症候群除了西醫治療,中醫也是一條可考慮的輔助路線,並且也有不少成功改善案例。
現年50歲葉先生某天下班後跑步突然眩暈而昏倒,緊急送至臺南某教學醫院急診,診斷為心臟性暈厥(Syncope,cardiogenic due to sinus node dysfunction),進一步檢查為病竇症候群(Sick sinus syndrome),心電圖顯示心搏過慢(HR<50beats/min),每日有多次性心搏停止(Sinus pause),最長達2.85秒。出院後,葉先生每日規則服用抗心律不整藥物,雖然未再發作暈厥,但仍常感到眩暈、心悸、吸不到氣。
回診時心臟科建議裝置人工節律器,但葉先生有所顧慮,於是到奇美醫院中醫部部長許堯欽門診求診。許部長辨證為心腎陽虛、氣血不足,給予補中益氣湯、八味地黃丸和生脈散加減,搭配藥膳並調整生活型態與運動量。
治療二個月後,眩暈、心悸等臨床症狀未再發生,再次檢查心電圖也未出現心搏停止,心率從50上升到58下/分鐘,心臟科醫師評估後暫無需裝置人工節律器。目前,葉先生恢復正常生活與運動,後續追蹤已近一年,未再發作心臟不適。
奇美醫中醫部部長許堯欽表示,奇美醫院中醫部診療病竇症候群適合對人工節律器有疑慮、生活受限,或是裝置後仍有不適的病人來說,透過辨證論治,針對病人的體質與症狀差異,採用中藥方劑、配合藥膳以及生活型態的調整,從補氣養心、溫腎助陽、調和氣血等方向著手,多管齊下改善症狀和生活品質。
許堯欽說,奇美醫中醫部106年開立「心律不整特別門診」,迄今診療超過近60位的病竇症候群病人,其中以中老年人佔多數(90%)。多數病人以疲倦、心跳慢、血壓低、眩暈與突發暈厥為主要症狀,常因不敢裝置人工節律器而求助,也有少數是在裝置節律器後,仍有身體不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