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一位42歲上班族女性,平常有慢性頭痛的情形,近來諸多身體不適,包括頭暈、頭痛、口乾、頸部酸痛、胸悶不適、心悸、喘氣不順、頻尿感、下背痛、失眠、疲倦易累等…,看了許多科門診,做了許多檢查都正常。
但因為病人仍有不適,也不知道要掛哪一科,所以先找上家庭醫學科,經醫師詳細評估後,認為該女屬於要求完美的焦慮病人,因近來爸爸中風住院,生活壓力緊繃才使得症狀加劇。
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吳明勳醫師分享以上案例並表示,類似的求診個案並不少,但大都因為要求完美的性格、容易緊張焦慮,或生活壓力使然。
吳明勳建議民眾,分科不清時,先至家庭醫學科門診做完整評估;找一個信任的醫師,長期追蹤身體狀況,做連續性全人的照顧,如此應能降低本身對於身體的焦慮。
而家醫科醫師若遇到對身體較緊張、恐慌、不斷反覆求診,但事實上無病的人,則應耐心傾聽,完整評估病人所有症狀,留意病人所擔心的疾病、及其他可能的疾病,輔以必要的檢查,再適當跟病人解釋,使其安心。
不過,吳明勳醫師也提出另外一個案例提醒民眾切勿太過相信缺乏科學根據的療法而延誤就醫。
一位57歲、平時無不良嗜好或慢性疾病的職業中年婦女,於今年農曆過年前後,開始有一些倦怠感,白天工作時很容易疲倦、頭暈不適、視力模糊、無法集中精神,甚至大熱天卻手冰冷;深覺自己”卡到陰”、”煞到”,於是開始求神問卜,吃了不少符咒,也經鄰居介紹服用草藥,後來症狀仍持續。
拖了四個月之久,才於台南市立醫院安平門診證實該婦人是因甲狀腺功能低下所造成的次發性血脂異常的情形,其症狀如疲倦易累等,也是由於甲狀腺功能低下造成的新陳代謝過慢,而使得病患的體溫偏低引起的。經由甲狀腺素的治療後,病人的症狀已改善許多,膽固醇也從原本347降到218豪克/公合,目前固定回診追蹤中。
吳明勳提醒,各式各樣的民俗療法、另類療法,在仿間其實非常多,只是許多仍缺乏科學根據來證明其療效;且由於文化背景的關係,民眾容易將身體問題歸因於鬼神作用,民眾切勿過於深信而延誤就醫。另外,四處求醫、散槍打鳥,隨意要求做全身體檢,是個錯誤的迷思。事實上,身體如有不適,應盡快找醫師評估該做哪些檢查,結果若有任何疾病應依醫師指示治療,若無疾病則應考慮是否為情緒或生活壓力問題。
圖(左起)家醫科吳明勳醫師、急診陳寶田主任、家醫黃文河醫師、身心科王璇璣醫師,以及門診護理長孫慧萍